对话方励:一部关于反网暴的电影,不该止步于网暴 -

李玉导演,方励监制,张子枫、张伟丽、李心洁、姚晨等主演,即将于10月25日上映的电影《下一个台风》,自定档开始,就面临了一场电影照进现实的“台风”。

剧本创作灵感源自林奕含事件。影片讲述了在台风过境的海岛上,城市少女林沫沫(张子枫 饰)在毕业聚会上被性侵,后来认识了渔村失语女孩阿汐(张伟丽 饰),两人彼此疗愈创伤。随着青蚵嫂(李心洁 饰)临终秘密的揭开和陈淑楠(姚晨 饰)的介入,四个女性的命运交织,面临着新的人生抉择。


《下一个台风》剧照

10月18日,影片发布公告称:最近一段时间,电影《下一个台风》的监制方励先生(电影《里斯本丸沉没》导演),被卷入无端谣言,在警方已多次通报真相、明确其无辜的前提下,仍遭遇了持续的谣言攻击。片方提到,近期许多关爱《下一个台风》的网友私信留言,建议电影“避一避风头”。“但经过反复、痛苦的思索,我们还是怀着悲愤且决绝的心情跟大家说一句:电影《下一个台风》,坚持在10月25日全国公映,绝不退缩!”


《下一个台风》发布致观众的一封信

作为这场“台风”的当事人,方励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。从《百鸟朝凤》开始,他的电影似乎总不缺少话题,此前为拍摄《里斯本丸沉没》他倾家荡产卖房还债,却在谣言中变身“资本大佬”。事件的进展,令他愤怒又无奈,这一系列心路历程也更加坚定了不撤档的决心。

声明发布后,方励接受了澎湃新闻独家专访。


方励

【对话】

澎湃新闻:作为出品方,如何看待这次电影被“抵制”?这些年其实观众对于“撤档”已经见怪不怪了。

方励:事件发生后,团队有好几次集体讨论,大家都觉得本来就是一个反网暴的电影,为什么要在网暴前认怂呢?团队的伙伴们也不停鼓励我,就大家扛住呗。一个反网络暴力的电影,被网络舆论淹没了,不是更加不合理?

澎湃新闻:作为网暴的亲历者,您的切身感受是什么?

方励:我从一开始就在澄清不认识当事人,也不是什么幕后“资本大佬”,《里斯本丸沉没》的欠债我到现在还没还清。本来我觉得谣言不过是一阵风,可没想到愈演愈烈。之后律师建议我报案,当天@平安北京朝阳 也发布了警情通报,但是网络上的谣言仍未能平息。以上种种牵扯到了这部电影,对我来讲是一件很痛苦的事。电影关系着一百多名工作人员的心血,十几个主创,我只是其中之一。


方励微博回应网暴

澎湃新闻:做这部电影之前,您对网暴或者说污名化有哪些观察和思考?

方励:这部片子里,一个姑娘遭受侵害反而遭遇了网暴。在做剧本时,我跟导演分享了自己的奶奶也经历过被污名化,最后投江自杀。污名化,从古以来就一直存在。对于网暴和污名化,我也特别有同感,是切身之痛。不过随着自己年纪大了,经历的事情也多了,在面临这种被污名化时,没觉得有那么大的压力过不去。但对于我周围年轻的创作者、合作伙伴来说,我不希望他们因此而受伤。

澎湃新闻:之前您的电影也有过一些话题,比如《百鸟朝凤》下跪求排片、为《里斯本丸沉没》卖房,都有人在质疑您炒作,这次会担心有同样的质疑吗?

方励:我只是表一个态而已,告诉大家这是无中生有。因为我有强烈的内疚感,让电影受到了影响,毕竟我的名字跟这部电影挂在一起。


《下一个台风》海报

澎湃新闻:介绍一下为何决定要做这样一部电影?

方励:我一直在力挺女性电影,过去二十多年我已经做了大概八部女性电影。从李玉早期的《红颜》《苹果》《观音山》《二次曝光》,申瑜导演的《兔子暴力》,以及罗燕导演的《西渡》等很多都是女性题材。

我比较关注一些弱势群体。这一个创意和题材是2017年,台湾青年作家林奕含自杀,李玉把她离开人世之前七天的一个访谈转给我看。我看了以后也是掉了眼泪。当时李玉跟我表达,特别想拍一部电影纪念这个受害的姑娘,我力挺。

这个片名其实源于当时那几年我在拍《里斯本丸沉没》时进场采访渔民,了解到对于渔家女来说,台风就像战争一样,一来就断了生计,出海的家人可能就再也回不来。就像人生中间的风暴一样,所以李玉就起了这个名字。她想要拍女性抗争人生台风的意愿,从《断桥》开始就是很强烈的。

澎湃新闻:做文艺片票房一直不那么好,您对“理想主义”的那一部分会觉得失望吗?

方励:我想这个“理想主义”是永远的。凡是现实社会里面觉得应该要改变的,应该向着更理想化、更干净的未来所出品的电影,永远是我们大家的梦想和追求,这也是做电影的冲动。

也许电影会照进现实,也许会经历台风暴雨,或许好多年以后,大家回过头来看这些荒唐的事情,自己都会乐,所以拍这样的电影才更有意义。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