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娱乐新闻  »  大男主就这么香吗?  »   返回上一页

大男主就这么香吗? -


男频是网络小说网站中按读者群体划分的大类,与女频(女生频道)并列构成核心分类体系。其内容主要面向男性读者,涵盖玄幻、都市、科幻、游戏和历史等主流题材,多年来诞生了《斗破苍穹》《庆余年》《盗墓笔记》等现象级作品。以上经典男频IP早早乘上影视化的东风,却并不全都收获了让人满意的答卷。

2019年,电视剧《庆余年》的横空出世,彻底击碎了“男频IP影视化难出爆款”的行业魔咒。五年后,《庆余年第二季》以腾讯视频热度值34000、央视收视峰值2.66%的数据再创纪录,并带动原著小说阅读量环比增长38倍。


被誉为“剧王”的《庆余年》

早于《庆余年》上线的网文顶级IP《斗破苍穹》,却并没有这般顺遂的改编命,剧集播出后遭遇口碑与数据的双重溃败,时至今日豆瓣评分低至4.4分,被观众调侃为“斗气化马,恐怖如斯”。


影视化并不顺遂的《斗破苍穹》

2025年新一轮的男频剧大战声势浩大,打头阵的《藏海传》集导演口碑、原著影响力与主演人气于一体,开播前预约量创优酷有史以来新纪录,开播后创优酷改版后最快站内热度破万纪录。数据与招商层面的漂亮成绩之外,剧集质量与演员表现收获的也是正向反馈。


《凡人修仙传》则带着“内娱首部正统修仙剧”的名头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新鲜体验,却没躲过高开低走的后劲疲软,陷入了节奏把控与配角加戏的争议。但对全新角色的诠释,成功助力杨洋打破以往的“偶像剧男神”刻板标签,强化了大众对其演技的认可。


市面上一两部剧的成功,很难打破“男频易扑”的魔咒。但过往成功案例带来的巨大红利,依旧吸引着更多从业者入局。男频赛道上人头攒动, 突围者显然已经淬炼出一套可复用的方法论,尊重原著,细腻描摹,以长线打磨替代急功近利,路才能越走越宽。


男频剧集显然是流量明星突破发展瓶颈、实现演艺转型的核心战场。明星与粉丝对“大男主”的追求,显然并不仅限于一个明确的番位,男频剧的多层次人物塑造,为男明星提供了突破演技瓶颈的绝佳载体。


《藏海传》肖战饰演藏海

相较于传统偶像剧男主的单薄人设,男频主角往往需承载着更完整的成长弧光与更深刻的价值表达,人物的厚度倒逼演员去实现表演上的升维,是“去偶像化”的转型之路的重要背书。


《庆余年》张若昀饰演范闲

演技升维之外,男频剧的成功可以助力流量明星打通性别与年龄圈层,摆脱粉丝经济下的流量依赖,构建更健康的商业价值模型。男频剧集的选角与流量明星的转型是一场双向救赎——洗刷流量标签的男明星们不仅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蜕变,更推动男频剧从“爽感依赖”向“人性描摹”升维,平衡男频剧受众的男女比例,使其成为“男女通吃”的流量入口。


头部男频IP影视化时被称作“好饼”,其实也是情理之中。男频剧现已形成一套严苛的复合型门槛体系,入场券发放时已经筛去了一大批“扛剧能力不足”的腰部演员。


《赴山海》成毅饰演萧秋水


《水龙吟》罗云熙饰演唐俪辞

高投资风险使得“古装爆剧实绩”被设为男频选角硬性指标,底层逻辑是需要主演自带基础受众盘来保障招商。流量明星自带庞大的粉丝基础,前期可以为剧集带来极高的初始热度、讨论度和播放量,后期可以为周边产品、OST甚至超前点播等带来可观收益,这都是制作方和平台看重的核心商业价值。


《大奉打更人》王鹤棣饰演许七安

尽管启用流量明星的现状一直被指责“挤压实力派演员的空间”,但市场一时半会儿很难实现从“流量驱动”向“质量驱动”的彻底转型。“唯流量论”下的选角风险也很直观——严重不符合原著角色的选角会引来原著粉的强烈不满和抵制,对剧集口碑造成毁灭性打击。

男频大战的最终落点还是以“贴脸选角+扎实剧本”激活用户基本盘,而不是盲目追逐流量带来的那份盈利保障。


逐利诱惑的背后显然隐藏巨大的风险,前人的成功固然值得艳羡,但当演员无法驾驭角色复杂度,男频剧反而会放大其演技缺陷,在观众逆反中造成不可扭转的口碑崩盘。当观众在满屏“电子榨菜”里挑花眼时,男频剧集更有必要在精细打磨中凸显长剧系统化制作的优势。


《雪中悍刀行》张若昀饰演徐凤年

仙侠主角从云端落入市井,权谋者兼具人性的挣扎与脆弱……当下的男频主角塑造正在突破“开挂逆袭”的扁平化模板,转向更具人性深度的立体建构。面对男频小说动辄数百万字的庞杂文本,影视化编剧需在“忠于原著”与“适配荧幕”间找到精妙平衡点。男频剧破圈关键,在于超越性别与年龄的情感共振,激发男性受众热血共鸣的同时,也需要开辟女性观众的共情入口。


《赘婿》郭麒麟饰演宁毅

男频改编本就是影视行业的一条精品化赛道,当越来越多的全新IP涌入其中,又有短剧的冲击力在前,品相上乘的长剧才能被看见。

卤肉饭

爱优腾芒尊贵的年费会员,国产剧非专业品鉴大师。

如何看待男频小说IP的影视化?

跟女频IP相比是一场风险更高的投资,改编的难度比较高,成功率也比较低,往往会走向大爆或者血扑两个极端。因为一方面要顾及这一题材原始男性受众的价值取向,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女性视角下主力观众的偏好,如果不协调好两边的口味,很难实现真正的大爆。但永远有影视大厂在开这类戏,因为这是长剧市场上一个固定的类目,高风险之下是高回报,这两年《庆余年》的成功也让大家看到了成功推出爆款后逐利的可能性,头部男频剧集的破圈力度和回报比是非常可观的。

你认为男频IP改编剧成功的必备要素是什么?

作为女性观众,我强调的第一点就是去“登味”,热血大男主大家当然都爱看,毕竟打怪升级的爽感直冲天灵盖,这方面是没什么性别壁垒的,尊重原著内核是对的,但有些男性视角下的糟粕还是该砍就砍吧,不然会劝退很多女性观众。其次大多男频小说的篇幅都挺长的,从小说到影视的改编很考验编剧的笔力,那些高燃名场面读者都在脑子里勾勒预演很多遍了,你不能拍出来给人的感觉是“就这”?

在你眼中,哪部男频剧是改编比较成功的?

近几年当之无愧的男频爆款肯定是《庆余年》了吧,各项成绩拉满的六边形战士,连带着男主也一键飞升了,前些天还有个热搜词条是#男频赛道一片天 谁见昀帝不递烟#,说这部剧是张若昀的登云梯也一点不夸张。通过轻喜剧形式呈现悲剧底色,这剧的编辑笔力挺牛的,保留“现代思想与古代制度碰撞”的核心设定,在配角的塑造上也花了不少笔墨,全员上桌的群像牌很戳中我。

泡泡

内娱家多宝,就是博爱怎么啦?

如何看待流量艺人主演男频剧集?

算是剧方和艺人的双向奔赴吧,两边都是有所图的。流量明星的粉丝基础可以给剧集带来很高的初始热度,对制作方和平台来说是一张保底牌。流量明星选择男频更不需要过多解释了,首先大男主的高比重戏份可以满足事业粉的期待,对艺人自身来讲,男频也是事业转型的一个跳板,这类题材的受众并不局限于饭圈这一亩三分地,而是面向更广泛的人群,男频小说通常都有着忠实且庞大的原著粉丝群体,立项之初可能会面临很严苛的审判,但如果演好了,收获的是破圈式的飞升。

你认为男频IP改编剧成功的必备要素是什么?

我想拿着喇叭在每一个编剧耳朵边强调四个字:不要魔改。你既然都是男频了,就应该强化自己的属性,不要为了迎合小部分观众去往女频视角上凑,大男主就讲好大男主的故事,他的魅力不是被谁喜欢,而是自身就有足够完整的人物弧光,那些乱七八糟的感情戏加进去只会显得很奇怪。现在市面上的男频给我一种四不像的感觉,讲爱情吧不如女频古偶刻画得细腻,讲成长吧又在支离破碎的故事线里稀释了爽感,两边拉扯摇摆的话,你还不如就冲着一头去讨好受众。

拍摄中或者将上线的男频剧里,比较期待哪一部?

还蛮期待正在拍摄的《咸鱼飞升》这部剧的,看过原著小说,故事不是典型修仙题材的升级打怪模式,无cp纯热血的群像我很喜欢,拍出来估计也是轻喜剧的调调,如果编剧靠谱的话应该还蛮好看的。当然最重要的是,男主的脸完全是颜控的审美取向,路透里王鹤棣状态还挺好的,妆造和神态都很贴宋潜机这个角色。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